社会服务

青岛农大学子赴济南:感受民俗魅力 传承千年非遗

    2018-08-16 14:10:09 作者:刘燕杰 来源:

bat365登录入口

          浏览数:0

  “你这个不对,应该这样捏……欸,这样就对了”。济南市天桥区南刘家庄的面塑奶奶高桂英就是这样,在居民区对面简陋的平房里手把手教学生们将面团捏成栩栩如生的面塑,二十多年如一日。

  青岛农业大学“访非遗 逐国梦”社会实践团来到山东省济南市,拜访“面塑奶奶”高桂英,倾听她的面塑人生;参观民俗艺术馆,感受民俗艺术魅力。

  指尖上的艺术,一双巧手促发展

  简陋的小屋里里外外坐满了学徒,高桂英奶奶边教孩子捏面塑边说:“一个花心代表你来到这里,一心一意地学习;两片绿叶代表和和睦睦,两个花瓣代表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十个花瓣,代表不要半途而废、勇往直前。”这样嘈杂的环境,高桂英老人在这里度过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求学的学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2006年济南十佳人物、2007年感动山东十佳人物、2008年中国十大责任公民、面塑比赛获得金奖等,毫无保留地将面塑的艺术教授他人,使得五颜六色的面团改头换面,大放光彩。

  每天黎明,高桂英老人就开始准备制作面塑的材料,和面、蒸面、调色,以及准备面塑所用的各种工具,吃过早饭,学生到齐以后,一天的学习就开始了。“你看这个孩子,早上一早过来学习到现在一分钟也没停,文化课和面塑课都不耽误,根本没有时间玩手机。”高桂英老人对我们说,这里的学生有一部分是在家长的陪同下,来“戒毒”,戒“手机毒”、“游戏毒”。他们的事业与前途,在长大、毕业以后不知道会从事什么工作,来到这也不是为了学面塑来养家糊口,维持生计,而是为了在这里戒掉“手机毒”。

  队员们正在向高桂英老人的小徒弟请教捏面塑的经验 通讯员 王景涵 摄

  一切来之不易,想让手艺传下去

  “我也想要漂亮的房子,很美的大教室,这些桌椅板凳都是我从垃圾堆里捡的”,云淡风轻地说出这些话,背后却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正是因为从小寄宿在别人家里,才让高桂英老人有机会去接触面塑,帮助“同病相怜”的人度过困境。为了维持生计,养活一大家人每天的吃饭问题,同时也想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任夏日之炎热,冬风之凛冽,毅然坚守在简陋的平房中,变得是前来求学的面孔,不变的是老人对面塑的热忱。

  “因为我身体不好,干不了别的工作,所以我没有想过放弃,我只能学好这个手艺,学好这个手艺以后,养活我自己。”在采访过程中,还有附近的邻居过来和老人说话,聊聊家常。

  “可是您这样教授徒弟,不怕手艺被偷吗?”面对队员们的担忧,老人这样回答:“因为我本来就是出身贫困,这门手艺也是在别人家里学来的,所以我不愿更多的人和我一样,所以谁来学我都教。”

  二十多年的坚守,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面塑、接触面塑,谈起老人还有什么心愿时,她对我们说:“我想找个传承人。”对于自己的手艺,平常人都是不轻易传授,但高桂英老人却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手艺教给徒弟。虽然高桂英老人免费教授学生,但对于所收的徒弟还是十分严格的。“只要是跟我学习的,基本上都是家庭贫寒的,必须得做到吃苦耐劳,不允许半途而废,这就是我收徒弟的唯一要求。”

  队员们正在听高桂英老人讲述自己的面塑故事 通讯员 王景涵 摄

  民俗的守护者,一人一馆的坚守

  为进一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状况,拜访完高桂英老人后,实践团又来到了济南市民俗艺术馆。济南市民俗艺术馆,是于2002年成立的一所公益文化事业单位,承担全市的民间文化的抢救与保护工作;研究齐鲁民俗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开展民俗文化艺术研究;举办民俗文化艺术收藏、展览等工作。馆长刘学斌于2004年成立了民俗艺术学校,让众多民间大师有了“家”,培养了众多杰出民俗艺术专业人才,促进了齐鲁民俗文化及旅游事业的交流与发展。

  “我呢,喜欢浮雕,1992年济南老城区拆迁,意外捡到一块砖雕,于是我就找到工地负责人,花钱把他买了下来,看着越来越多的老城区被拆掉,非常惋惜,这都是老一辈留下来的,于是就有了建立民俗艺术馆的想法,我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将这些文化保护好。”说起自己与非遗的缘分,馆长这样说。

  实践团队员正在与馆长交流“非遗是什么”的问题 通讯员 刘畅 摄

  “随着这个时代的进步,这些老一辈留下的东西注定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的东西必然会消亡,但在消亡的同时会有新的产品”,“我认为,当下非遗保护主要是保护那些静态的东西,我们那些古老的建筑,那些几百年的房子被拆,真是可惜”。作为济南民俗艺术的保护者,刘学斌馆长表示,民俗文化就是我们的母系文化,从成立民俗艺术馆至今十余年,投入资产上千万,从未想过放弃。言语间,满是对民俗艺术的热爱与守护艺术的坚定。迄今为止,刘馆长已收藏葫芦工艺、剪纸、草编、微雕、面塑等数十种艺术品,成为济南民俗艺术保护的奠基人。

  听着刘馆长的讲述,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民俗艺术的魅力依旧存在,有些正散发着新时代的魅力,向世界人民展示新的风采,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民俗,许多非遗文化却正在消亡,非遗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历史发展的瑰宝,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每一个人都需奉献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量。

  “学古之道,犹食笋而去其箨也”,就是有这样一群人,隐藏于民间,潜心学习于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孜孜不倦,从朝阳到日暮,从年少到白发,作为民俗艺术的守护者,他们倾尽一生,让艺术在一代代的双手中传承与发扬。
 

 队员们在济南市民俗艺术馆与馆长合影留念 通讯员 闫德磊 摄

编辑:朱广雪 刘畅

责任编辑:韩雪艳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版权所有: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在线登录入口

地址:山东省 青岛市 城阳区 长城路700号    邮编:266109